七百四十三章 补偿
似邓绾,吕嘉问等新党党羽纷纷极赞王韶收取岷州的功绩,一时之间好似王韶一人得了一州,比章越王韶当初得了五州声势还要大。
顿时朝堂上有一等声音,说章越当初平定五州,全盘赖王韶出力,章越不过是沾了王韶的光而已。
甚至还有人说章越去熙河路就只是挂名而已,根本丝毫气力没出只是坐享其成而已,实际上一切都是王韶运筹帷幄的。
王韶如今明显已归入王安石门下,所以看在宰相的面子上,这样歌功颂德的人实在不少。
他们也是恶心章越,可朝堂上风往哪吹大家还是看得出的。
邓绾更是言之凿凿散布这样的消息,不明就里的官员不少人就这么信了。
而章越为什么在这时候调回京?王韶为什么在这时候建功?新熙河路的主帅,早已在不动声色间默默安排好了。
明眼人一看就清楚。
那日退朝后的数日,章越一直闲居家中。朝堂上的风言风语,他没有去问,但他也一清二楚。
黄履,蔡确,许将等人陆续上门拜访,这些话难免都会传到章越耳朵里。
大家不免为章越抱不平,章越却与众人笑道:“外人言我藉王子纯之力这才收取熙河五州,也没有错啊!”
众人愕然。
章越笑道:“当初古渭是王子纯草创的,我是占了现成的便宜。何况我也确实不会带兵。”
章越心想王韶在熙河的战功,自己本就是借鉴历史上他的想法。
“可是叔叔当初是你荐的王子纯,若非这般他还默默无名,又是你让他在古渭立足,之后袭取兰州会州又是叔叔的决断,这些怎能都成为王子纯之功呢?”
章越笑了笑道:“不要紧了。不要紧了。”
蔡确正色道:“度之,你当初为了朝廷继续在西北用兵,在与契丹争界之事上不惜文相,冯相,蔡相意见相左。而王相公如今打算撇开你经略熙河,你怎得如此失于计较?”
蔡确讲得没错,章越犯了一个政治上的错误,那就是既开罪了保守派,又被变法派一脚踢开,最后两面不落好,失去了自己的空间。
章越对蔡确道:“持正所言极是,此事老泰山早就言语过了。”
蔡确道:“此事确实是度之失于计较了。”
章越点了点头,已许久没有人当面批评自己了。倒是蔡确直言不讳,毕竟是师兄嘛。
许将道:“度之,此事乃王子纯不厚道,他受你举荐之恩,却私通王相父子,如今邓绾之流在朝中到处说你是沾了王子纯的光,度之为何不辩?”
章越道:“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。不辩了,我的功过圣心自知,再说还有后来人评说。”
许将闻言长长一叹,他与蔡确如今都替章越着急,但章越却很看得开。
倒是黄履平常地问道:“度之以后有什么打算?”
听了这句话,蔡确许将都是心头不畅。黄履这人仕途心不太强,不似蔡确,许将就担心章越因此灰心丧气。
章越正欲言语,忽闻外头有人禀告是欧阳发来见。
章越一听立即将欧阳发请进来。欧阳发是送欧阳修遗表进京。
章越见到欧阳发别有一番感伤。
欧阳发垂泪与章越说了一番欧阳修病逝时之事,章越再三惋惜。
欧阳发道:“先父晚年自号六一居士,其中之一就是藏书一万卷。闲居颍州时,家父手不释卷,倒是自得其乐。他常说年轻时家贫,都要走上老远借书来读,如今身边有这么多书,上天真是待他不薄了。”
章越闻言泣笑,仿佛间自己又看见那位达观豁达的欧阳公。
欧阳发道:“是了,先父临终前三月曾与我说,当年杜预平吴之后,恐怕功绩湮没,便命人刻下二碑,一碑立于岘山上,一碑沉于汉水之中。以备万年后,山峰成为山谷,河流成为平原后,他的功绩仍在世间流转。”
“先父说了,三郎你如今平夏,也是在为似杜预一般的功业,但不必似杜预那般在乎身后名声,唯有仁心方能万世流传。”
想起了自己平夏的功业遭人质疑,连挂名之说也有不少人相信,似乎欧阳修早有先见之明,料到了自己今日之事。
章越叹道:“欧公似能知我今日之事也,当世几人可以如欧公在风口浪尖时急流勇退,这般大智大勇世人几个可及?”
蔡确三人听了,好了,正问度之以后如何打算,你这一来不会直接给他劝回家吧。
欧阳发道:“韩魏公与先父乃一生之至交,故先父临终时托他写墓志铭,先父又说三郎你的篆书独步天下,可以请你来撰写。”
章越言道:“当初我因篆书受知于欧公,如今用篆书为欧公送行,可知人间之事一切都有定数。”
章直等人听不下去。
趁着章越与欧阳发说话之际,蔡确忍不住对许将他们道:“你们听听度之说的是什么话,一副看破世情之状,这离出家只有一步之遥了,哪是节镇一方的帅臣说的。”
章直也是心想,是啊,如果一切皆有定数,那么还出兵打什么战,收复什么熙河?
这都不是无用功吗?
许将道:“什么节镇一方,如今谁都知道王相公召度之回京,说是述职其实是解他兵权的。”
黄履道:“其实我看致仕归隐也没什么不好,这天下事王相公爱干,便让王相公干去。”
蔡确不悦道:“安中,你这是什么话?”
黄履道:“什么话?度之在西北立下不世之功,回朝后却被解除兵权,天下自有滔滔舆论,这一切便让王相公自己去当好了。”
蔡确目光一凛道:“不错,朝中自有公议,否则邓绾之流也不会急着抹黑度之了。”
正在言语间,章府的下人急来堂上。
章直拦住对方问道:“什么事如此着急?”
对方道:“启禀郎君,外面来了许多车马官兵,来头说官家下了诏书,拜老爷为翰林学士!”
】
章直,蔡确,许将闻言又惊又喜。
章直喜道:“我早说了,外面的人湖涂,但官家是圣君,他对叔叔的功劳是一清二楚的!”
许将笑道:“用四入头换,这买卖合算!”
蔡确亦点了点头,倒是黄履露出不屑之色。
热门小说推荐: 《黄河捞尸人》 《最后一个盗墓者》 《茅山捉鬼人》 《盗墓笔记》 《我住在恐怖客栈》 《鬼吹灯》 《盗墓之王》 《藏海花》 《沙海》 《黄河鬼棺》 《茅山后裔》 《天眼》 《贼猫》 《历史小说》 《盗墓新娘》 《迷墓惊魂》 《我当道士那几年》 《我在新郑当守陵人》 《密道追踪》 《金棺陵兽》 《鬼吹灯之牧野诡事》 《黄河伏妖传》 《活人禁地》 《一代天师》 《镇阴棺》 《大秦皇陵》 《盗墓笔记之秦皇陵》 《墓地封印》 《皇陵宝藏》 《血咒迷城》 《天墓之禁地迷城》 《活人墓》 《守山人》 《午夜盗墓人》 《茅山鬼王》 《最后一个摸金校尉》 《镇墓兽》 《中国盗墓传奇》 《诡墓》 《盗墓特种兵》 《鬼喘气》 《鬼不语之仙墩鬼泣》 《龙棺》 《盗墓往事》 《最后一个道士》 《我的邻居是妖怪》 《三尸语》 《古墓密码》 《南山祖坟》 《摸金令》 《最后的抬尸人》 《鬼妻如玉》 《命师》 《最后一个守墓人》 《黄河捞尸二十年》 《我有一座冒险屋》 《九阴冥妻》 《深夜书屋》 《活人禁忌》 《13路末班车》 《地府巡灵倌》 《我的灵异档案》 《触墓惊心》 《茅山鬼术师》 《我的美女道士》 《我从恐怖世界来》 《凶城之夜》 《借尸填魂》 《阴阳异闻录》 《盗墓鬼话》 《民调局异闻录》 《阴阳先生》 《麻衣神算子》 《入殓师》 《黄河镇妖司》 《湘西奇闻录》 《聊斋县令》 《知客阴阳师》 《阴棺娘子》 《十月蛇胎》 《阴司体验官》 《天命葬师》 《我在阴司当差》 《盗尸秘传》 《阳间摆渡人》 《我盗墓那些年》 《阴阳掌门人》 《入地眼》 《妖妇》 《凶楼》 《阴阳鬼术》 《阴人墓》 《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》 《恐怖教室》 《走尸娘》 《地葬》 《帝陵:民国第一风水师》 《东北灵异先生》 《鬼夫在上我在下》 《阴妻艳魂》 《诡行记》 《抬龙棺》 《点灯人》 《黄大仙儿》 《凶宅笔记》 《山海秘闻录》 《我老婆身上有妖气》 《恐怖用品店》 《子夜十》 《人间神魔》 《冥夫要乱来》 《我是一具尸体》 《借阴寿》 《冥媒正娶》 《法医异闻录》 《葬阴人》 《盗墓家族》 《葬鬼经》 《我的老公是冥王》 《地府交流群》 《楼兰秘宫》 《龙王妻》 《巫蛊情纪》 《蛇妻美人》 《阴坟》 《活人祭祀》 《阴阳镇鬼师》 《茅山鬼捕》 《恐怖邮差》 《末代捉鬼人》 《麻衣鬼相》 《无限盗墓》 《古庙禁地》 《阴魂借子》 《灵车》 《民国盗墓往事》 《我身边的鬼故事》 《冥海禁地》 《阴倌法医》 《一品神相》 《黄河镇诡人》 《死人经》 《猎罪者》 《诡案追凶录》 《灵楼住客》 《河神新娘》 《长安十二阴差》 《阴兵镖局》 《阴阳快递员》 《生人坟》 《一夜冥妻》 《我在阴间开客栈》 《收尸人》 《凶灵秘闻录》 《我当捕快那些年》 《怨气撞铃》 《阴阳鬼探》 《冤鬼路》 《赘婿当道》 《驱魔人》 《无心法师》 《阴夫如玉》 《阴阳鬼咒》 《诡香销魂》 《阎王妻》 《棺材王》 《生死簿》 《天官诡印》 《民间诡闻怪谭》 《龙纹鬼师》 《女生寝室》 《王者之路》 《言灵女》 《点天灯》 《地铁诡事》 《异陵简》 《阴婚夜嫁》 《异探笔记》 《幽冥剪纸人》 《妖女莫逃》 《西夏死书》 《天才小毒妃》 《升棺见喜》 《阳间借命人》 《我是阴阳人》 《灵官》 《灵棺夜行》 《茅山守尸人》 《第一仙师》 《迁坟大队》 《大宋小吏》 《夜半鬼叫门》 《佛医鬼墓》 《捉鬼记》 《鬼服兵团》 《最后的摸金校尉》 《将盗墓进行到底》 《盗墓鬼城》 《棺山夜行》 《贩妖记》 《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》 《风水秘闻实录》 《暮夜良人》 《阴司夫人》 《伴娘》 《阴阳夺命师》 《出魂记》 《阴缘难续》 《诡镯》 《寒门宰相》 《灵异警事》 《民国奇人》 《我的邻居是女妖》 《小说排行榜》 《阴间那些事儿》 《岭南鬼术》 《封妖记》 《蛊夫》 《夜间飞行杀人事件》 《荒野妖踪》 《官场小说》 《都市言情》 《寻尸秘录》 《最后一个阴阳师》 《我的盗墓生涯》 《大漠苍狼》 《诡神冢》 《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》 《天葬》 《鬼打墙》 《青囊尸衣》 《藏地密码》 《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》 《怒江之战》 《摸金天师》 《老九门》 《祖上是盗墓的》 《苗疆蛊事》 《苗疆蛊事Ⅱ》 《苗疆道事》 《人间鬼事》 《茅山鬼道》